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图片新闻

弘扬科学家精神砥砺使命担当 ——气象部门推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实践活动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是竺可桢先生对‘求是’最精辟的注解。”江苏省气象部门“科学家精神宣讲人”金晨路的讲述,让新时代气象工作者走进了老一辈气象科学家的精神世界。

“陶老与气象事业相伴的一生,每一次精准预报都是气象科学的艺术,每一场攻坚克难都展现出了大国工匠的韧劲儿,这是学术精神与报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直观展现。”重庆气象部门的唐斌讲的既是陶诗言先生的故事,也是一代代气象科技工作者“与天对话”的历程。

“1872年12月1日,徐家汇观象台开启了连续151年的气象观测记录篇章,尽管岁序更替、时代变迁,这份气象记录从未中断,在这里,一代又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一代又一代人的求实与创新,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科学家精神从未中断。”上海气象部门的高佳艺讲述了气象人这段持续百余年的坚守。

……

在这场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展演中,来自全国气象部门的讲述者,深入挖掘气象科技工作者走上科研道路的动人故事,记录先辈在实现梦想道路上的精彩历程,既重温了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奋进、不断探索的事迹,也展现了攻关冬奥会气象难题、农业气象服务等当代气象工作者追梦筑梦的身影。

而这,是中国气象局“十四五”期间面向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开展的“守正创新 奉献气象”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主题实践活动”)中的一项。主题实践活动也是气象部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

追逐前路光芒 点亮时代理想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给人启迪、催人奋进。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全国气象部门通过开展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大学习大讨论、发掘新时代气象科技创新故事等多种形式,广泛挖掘和宣传一代代气象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典型,让气象科学家事迹成为代代传承的故事,不断激励后来者。

北京市气象局挖掘老一代气象工作者的科研点滴,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市科协纪录片《胡同里的科学家——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竺可桢》录制;展现当代气象工作者的成果,组织录制科学家精神讲解视频,讲述秦大河团队攻克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工“冰状雪”制造技术的故事;同时将他们的故事传播给青少年,在品牌活动北京市中小学生气象知识竞答活动现场播放科学家竺可桢的故事。

北京市气象局组织录制科学家精神讲解视频,讲述秦大河团队的科研故事。 北京市气象局供图

袁隆平院士生前一直关心气象工作,与气象部门结下不解之缘。在湖南省气象局,汪扩军总工以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主题面向省局各单位和各市州局开展了3次宣讲,以袁隆平院士的奋斗历程激励气象工作者。怀化市气象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分批赴安江农校纪念园开展“学习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主题活动,参观了杂交水稻研究实验田、科研楼、教学楼和袁隆平院士旧居,切实感悟袁隆平“国之大者”的家国情怀和追求真理、严谨治学、艰苦奋斗的科学家精神。

湖南省怀化市气象局在安江农校纪念园开展“学习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活动。 图/郭子峰

在陕西,省气象学会组织气象科技工作者走进陕西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西北大学博物馆;省气象台集中观看了叶笃正的先进事迹视频并开展座谈;省农气中心组织青年骨干及业务人员一起学习航天科学家精神,观看影片《钱学森》,回顾风云气象卫星事业发展历史;铜川市气象局开展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联学联讲活动,集中学习气象学家雷雨顺生平事迹和成就;宝鸡市气象局学习竺可桢严谨治学态度及崇高品德;渭南市气象局召开“同心逐梦 勇攀高峰”传承科学家精神主题座谈会,邀请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成员武维刚分享了南极科考的经验。

陕西省气象工作者走进西北大学博物馆,学习西迁精神和科学家们不畏艰难、探索真理、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图/贺晨昕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各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开展“学思想强党性,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党员、群众赴怀柔科学城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科学中心,观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曾庆存的纪录片《大先生》,聆听曾庆存院士讲述往日岁月。

为祖国锻造利剑 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科学家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不同时期体现为不同的时代特征。当前,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依然奋斗在路上,矢志不移自主创新,打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瓶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主题实践活动中,通过建立弘扬科学家精神常态化工作机制、打造弘扬科学家精神宣传品牌等多种形式,当代气象科技工作者走出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风采,生动诠释着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在黑龙江,第十三届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李秀芬作了题为“做坚定与恪守的农业气象人 助力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报告,围绕工作经历、成绩实效以及成果应用等内容生动讲述了新时代气象科学家躬身平凡、甘于奉献、一心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具体实践。

吉林省气象局邀请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廉毅以“气象科研、开路先锋,做有志向的气象科技服务人”为题作报告,并举办全省气象部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青年演讲比赛,引导全省气象部门广大青年弘扬气象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辽宁省气象局举办的主题实践活动专题报告会上,全省气象部门科技业务人员300余人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分享了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科研的初心。

不仅讲述身边人的故事,或是把历史故事讲给身边人,还要把气象科技工作者的事迹传播到更远方,用科学家精神激励创新作为。河南气象专家融入“科学家精神宣讲团”“科普中原百家谈”活动,走上更大宣讲舞台。贵州气象部门依托湄潭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和湄潭县气象观测场,组织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特色科普活动和2023年贵州省气象科普夏令营,省气象学会在活动中授予乐乐中学“贵州省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新疆气象局“援疆博士宣讲团”专家与基层业务人员面对面,对他们在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甘肃省气象局联合气象学会举办“三维时空杯”学术交流会,以交流研讨打开崭新研究空间。

更多的实践展开,诸多成果落地,更是要通过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在主题实践活动推进过程中,中国气象局还在不断深化科研立项评审、科技成果评价、科研机构平台与人才团队评估改革,加快构建导向明确、规范高效的科技评价制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持续推进完善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评审机制,强化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的评价导向,多举措组织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健全相关制度建设,组织科研力量聚焦解决城市气象关键技术问题,形成支撑业务、引领发展、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强化科研与业务及科研活动各环节“主动、互动、联动”;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制定并印发《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绩效考核及收入分配办法(试行)》,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力、调动主观能动性;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建立面向气象核心业务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评审机制,探索实施“揭榜挂帅”立项方式,优化科研成果快速向业务转化的中试平台,等等。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激发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气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赵晓妮 张洁 孙悦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